在“2009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应用论坛”上,清华大学李星教授就当前互联网的过渡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跟ipv4的互联互通才是ipv6的杀手级应用。他说:“建一个ipv6必须跟ipv4能互联互通,要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过渡。”
到2011年的1月份,ipv4地址池将耗尽。资源紧缺随之而来的情况不容乐观,欧洲前两年已经出现了ipv4地址的交易,一般adsl家庭上网,包月20欧元,而如果需要一个永久性的公开的ipv4地址,每月则需要付40欧元。换句话说,每月需要为一个ipv4地址付出20欧元。而中国现有网民3亿,却只拥有1.58亿ipv4地址,未来互联网的发展将存在极大的瓶颈。
当ipv4地址变成稀缺资源时,有四种可供选择的过渡的方案。第一,使用ipv4地址建nat网络,这是短期pg游戏官网登录入口的解决方案;第二,不用ipv4地址,建纯ipv6网络,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因为互联网的全球可达性是基本需求;第三,使用ipv4地址建设双栈网络,而大多数运营商希望他人建双栈,自己搭便车,这好比既有固定电话还要有手机,如果没有交换机使两者互通,二缺一就只能二选一,所以,双栈不能解决问题。第四,使用ipv4地址建ivi ipv6单栈网络,使用ivi ipv6的服务器可以被ipv6访问,也可以被ipv4访问(1:1),使用ipv6的主机可以访问ipv4(1:n)。第四种选择就是ivi ipv6方案,建纯ipv6网络的开销和单栈一样,并可以与ipv4互通。
李星认为,互联互通,就是ipv6的服务器要能跟ipv4访问,ipv4的服务器能被ipv6访问。这才是过渡。他说:“通过这一技术逐步将ipv4的地址往ipv6转移,既可以实现服务,也可以与ipv4完全互通。逐渐将现有的ipv4用户转移到ipv6,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实现过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