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网 2004年03月19日
新华网北京3月19日电(记者李斌)美国1996年启动下一代互联网研究计划ngi,中国最早从1998年开始全力跟踪。cer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研究下一代互联网的历程,几乎就是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建设的历程。
1998年4月,建立中国第一个ipv6试验网。 cernet采用隧道技术组建了我国第一个连接国内八大城市的ipv6试验床,获得中国第一批ipv6地址。8月,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ipv6示范系统”。
1999年5月,cernet正式接入国际提供ipv6学术性服务的网络6ren。11月,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正式立项,资助“中国高速互联研究试验网络”。
2000年3月,正式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签署互联协议。同年,在北京清华大学建成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交换中心。10月,cernet首先在中国提供ipv6地址分配服务。
2001年3月,首次实现了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络internet2的互联。
2002年1月,国家启动“下一代互联网中日ipv6合作项目”。5月,清华大学等单位承担国家“863”重点课题“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综合实验环境”。8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成立“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战略研究专家委员会”,正式启动重大问题软科学研究项目“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战略研究”。全体专家共同努力于2002年10月完成了《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03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关于推动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有关工作的请示”,正式启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12月,科技部批准2003年国家重大基础性研究973计划项目“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理论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