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信世界》 2004-03-29 新闻关注版
记者 刘启诚
3月19号,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cernet2试验网正式宣布开通并提供服务。作为我国第一个ipv6骨干网,cernet2与美国internet2、欧盟geant组成全球最大的学术互联网,同时向全球提供ipv6下一代互联网服务。该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吴建平教授在cernet2试验网开通仪式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以ipv6技术为代表的下一代互联网建设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市场重新洗牌的时刻已经来临。
cernet2建设内容及背景
据吴建平教授介绍,cernet2采用主干网和用户网二级结构,主干网采用纯ipv6协议。cernet2主干网基于cernet高速传输网,用2.5-10
gbit/s的传输速率,连接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20个城市的cernet2核心节点。cernet2全国网络中心位于北京清华大学。目前用户网主要是全国高校或科研单位的研究试验网。用户网通过ipv6协议,采用高速城域网,直连光纤或高速长途线路等多种方式接入cernet2核心节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0多所著名高校将成为cernet2的第一批用户。
吴建平教授介绍说,cernet2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20个城市建立cernet2核心节点(gigapop)。每个核心节点为10个以上用户网提供1~10gbit/s的ipv6高速接入服务,北京核心节点为30个以上用户网提供1~10gbit/s的ipv6高速接入服务。cernet2还在北京清华大学建成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国内/国际交换中心cngi-ix,为国内其他下一代互联网提供1~10gbit/s的互联,与北美、欧洲、亚太等国际下一代互联网实现45-155
mbit/s的互联。
cernet2 的建设缘起于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的实施。cngi是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战略的起步工程,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基金会等八部委联合领导。2003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示范网络核心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2年,57位院士上书国务院,呼吁“建设我国第二代互联网的学术性高速主干网”,满足全国科学研究的需要。200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由发改委、工程院、信息产业部、教育部等8部委牵头启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china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铁通、中国科技网参与了该项目的建设。在招标中,cernet拔得头筹。
cernet从1998年开始进行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试验,建成ipv6试验床cernet-ipv6。2000年建成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交换中心dragontap,并代表中国参加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组织,实现了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的互联。在北京地区建成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研究试验网nsfcnet的基础上,2001年,cernet提出建设全国性下一代互联网cernet2计划。2003年8月,cernet2计划被纳入由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领导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cernet2是其中规模最大也是惟一的学术性网络,并率先建成。
cernet2典型应用
cernet2支持下一代互联网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具有比现在互联网更大、更快、更安全可信、更及时、更方便、更可管理的下一代互联网典型应用,特别是目前互联网所不能提供的重大应用。吴建平教授介绍说,目前cernet2将支持8大应用:网格计算、高清晰度电视、强交互点到点视频语音综合通信、智能交通、环境地震监测、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
计算网格、数据网格:cernet2建设拥有高性能计算资源的计算网格、拥有海量数据的数据网格,实现网格之间大容量、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实现分布式高速安全交易和全网计费审计,体现下一代互联网端对端高性能传输的技术特征,为具有大规模、多站点分布式计算和数据挖掘技术特性的重大应用提供服务。
大规模点到点的视频通信:cernet2提供端到端高性能传输和无线/移动接入服务,实现大规模点到点的视频通信,充分体现下一代互联网的高带宽技术特征,具有重大应用前景。
无线/移动应用:cernet2建成下一代互联网的高速无线/移动接入网络,利用多种信息终端设备(包括手机,可视手机,pda等)灵活方便地接入下一代互联网络,实现全网漫游,保证移动过程中网络应用的连续性和服务质量,并安全、可靠地远程控制各种信息家电。结合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实现城市智能交通管理,体现ipv6大的地址空间和可移动的特性。
大规模视频会议、高清晰度电视:cernet2建设纯组播环境,提供服务质量控制,实现基于组播、具有网络性能保障的大规模视频会议和高清晰度电视广播应用,这是只有高带宽、高性能的下一代互联网才能支持的典型应用,具有交互协同技术特性。
环境监测、地震监测:cernet2体现ipv6大地址空间特性,采用ipv6地址接入各类传感装置,实时采集大气、水文等各种环境监测数据以及地震监测数据,体现下一代互联网“更大、更方便”的技术特征。
远程仪器控制、虚拟实验室:cernet2建立具有实时远程控制功能的虚拟现实环境,实现远程仪器控制和虚拟实验室,以及远程控制信息传输的高可靠性、安全性和实时性,具有共享虚拟现实技术特性。
远程教育、数字图书馆:cernet2基于交互协同视频会议技术进行远程授课和辅导;基于高清晰度视频广播技术进行授课内容回放;基于按内容流媒体检索和点播技术实现随时随地的按需学习;实现海量信息存储与检索等等。
远程医疗: cernet2基于交互协同视频会议技术进行实现远程医疗,包括安全、可靠地传输医学图像和视频,实现远程协同诊断;基于ipv6的各种人体传感器联网,实现人体健康监测。
互联网市场洗牌时刻已经来临
cernet2的开通,标志着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吴建平教授认为,在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建设上,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已经不再明显了。
美国从1969年出于军事目的开始研究互联网,互联网带来的新经济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从光纤到pc机(芯片),从路由器到操作系统,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国造,甚至全世界的网络都在为美国支付带宽费用。全世界几乎都在为美国打工。从经济到社会发展、乃至军事,叙写了美国神话,确保了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维持了美国经济发展史上少有的10余年的持续繁荣。
对于下一代互联网给中国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吴建平教授表示,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给了我们机会与机遇,我们应该重视并抓住这次机会,因为我们现在具备了与发达国家抗衡的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以及综合国力等基础条件。
吴建平教授说,下一代互联网首先给了大家共同发展的可能与机会。1969年美国开始第一代研究,我国则在1994年才由cernet建设了第一个全国性试验网络。但正因为互联网的发展,让彼此之间的差距大大缩小。1996年美国政府出台ngi计划,1998年,中国专家则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其次,在经济上,网络体系的变革,给了大家共同的机会。下一代互联网,从ipv4到ipv6,所有配套的软硬件都将逐渐面临一个挑战,来一次重新洗牌,这给了很多企业以新的机会,有可能打破现有网络经济的格局。比如路由器可能就不再是思科一家独大,有可能出现一个新的公司替代。在各种应用上,则将会给无数国家及公司更多机会。此次cernet2就部分采用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网络技术及产品。吴建平教授说,目前除cernet2外,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以及中国联通都在建设ipv6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这些网络都将成为我国研究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开发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重大应用、推动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基础设施。
虽然网络经济目前遇到了巨大挑战,但任何一个人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对于未来的社会,网络是一个基本要素,它会对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发展,乃至国防政治都将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吴建平教授说,如果我们失去对下一代互联网的发言权,我们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别人。因此,研制与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对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