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文汇报》2004年03月29日
让冰箱和磅秤联网,为世界上的每一粒沙子都分配ip地址……3月19日,全球最大的纯ipv6主干网在北京开通,重新聚集起了国内对于下一代互联网的关注。不过,目前ipv6还只是一个科研课题,媒体所想象的“产业蛋糕”固然存在,但还远未到饕餮之时。
■文/本报记者张懿
产业大洗牌
对于下一代ipv6互联网,浪漫的科学家们大胆想象出一系列新的应用:冰箱可以和磅秤联网,当磅秤发现你体重超标后,会及时向冰箱转达这个信息,冰箱会发出警示,并不允许你打开冰箱吃东西。
乐观的预言家更是表示,由于ipv6网将导致全球范围网络设备的更新,从而打开一个数万亿美元的大市场。
况且,ipv6给中国在互联网标准上和国际保持在同一起跑线的机会,借助ipv6的“洗牌”机会,中国产业界、特别是设备制造商可望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这种说法被许多媒体引用。
运营商动力不足
对于cernet2的开通,教育科研网负责人、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说得非常实在,cernet2目前还主要是提供科学研究用途,它的开通使得国内ipv6的研究得到了一个测试的环境。
cernet2上海负责人、上海交大教授汪为农告诉记者,目前,cernet2上已经可以提供许多ipv4上的服务。包括网页浏览、视频、软件下载等,不过他也坦率地表示,能突出ipv6特点的应用目前还没有。尽管cernet2已经接到了不少设备商要求入网测试的要求,但还没有软件开发商要求测试。
缺乏应用可能是目前ipv6发展最大的障碍。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副总裁徐智群表示,他们公司的相关产品已经就绪;据他了解,国内的华为和中兴都表示,高端ipv6路由器随时可以投入市场。不过,由于ipv6在业务上不能马上向用户提供新服务,所以运营商就无法得到收益,立即投资建网的动力并不充足。
有媒体刊文称,中国电信在前几年对ipv6的热情很高,但由于对业务操作把握不大,“市场始终仅存在于想象当中”,电信开始犹豫不决。中国联通某管理层表示,由于对业务模式不明朗:“近几年内,中国联通在这方面的投入不会太大,但不排除根据市场进展,作出即时调整的可能。”
前景依然光明
对此,cernet2负责人、清华大学的吴建平也表示认同。不过他同时表示,cernet2的建成,将为软件开发、业务模型实验提供环境,由此可能促进ipv6商业化的步伐。
吴建平告诉记者,尽管目前还无法预言ipv6取代ipv4的时间表,不过,直到1994年中国才首次建成了ipv4的试验网,当时也没有明确的商业化前景,但随后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超乎所有人的意料。他觉得,ipv6的发展速度肯定快过于ipv4,而且前景比3g和数字电视更加光明。
徐智群也表示,虽然ipv6初期投入较高,但长远来看,它将给本地的it制造商、网络运营商、服务和内容提供商以机会。他估计,3g宽带移动网的发展可以给ipv6注入强大生命力。
身为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专家的徐智群建议,政府应该鼓励企业参与ipv6的标准化进程,在通信软件、兼容ipv4和ipv6芯片等方面力争形成突破。(记者
张懿)

题图: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将使ip地址资源日益窘迫。ipv6将改变这一局面,但前方还有漫漫长路。(photocome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