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fcnet简介 ,中文全称是中国高速互联研究试验网络,即中国的cernet2,中国的下一代互联网。 该项目由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机信息中心、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联合承担建设。项目负责人为清华大学网络中心主任吴建平教授。 nsfcnet采用200gbps密集波分复用dwdm光传输技术,在北京建立了连接六个节点的2.5-10gbps高速计算机互连研究试验网,并分别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科技网,以及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络和亚太地区高速网互联,是我国第一个与internet 2实现互联的计算机互联网。nsfcnet研究内容及成果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密集波分多路复用光纤传输系统(通信基础设施),二是高速计算机互联网络(网络),三是高速网络的典型应用(网络应用)。在这三个方面,nsfcnet均创下了多项国内第一。在通信基础设施方面,建成了我国第一个200gbp,长400公里的密集波分多路复用dwdm光传输系统,实现了10gbps的全光波长转换。在网络方面,自主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个2.5-10gbps的高速计算机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交换中心dragon tap,并首次实现了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络internet 2的连接;在国内首次建成了,并与国际ipv6试验网链接;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高速计算机网络理论研究成果。在应用方面,研制完成了高速实时交互远程多媒体教学和学术研讨系统,在国内首次实现同时支持50-100路多媒体流的大规模多媒体实时协同应用,以及高速互联网交互式vod点播等等 top
nsfcnet的第一 (1) 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基于密集波分多路复用dwdm光传输技术的下一代高速互联研究试验网络nsfcnet,提出了包含网络基础设施、网络服务和网络应用三个层次的高速互联网络总体设计框架,为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络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建立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网络实验环境,为我国参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络研究、开展学术合作和交流打下良好基础。 (2) 研制成功了1.6×10gbps铌酸锂调制器多波长光发射端机,波长复用能力达到16波、100ghz间隔。 (3) 建成传输容量为200gbps、传输距离为400公里的dwdm光传输系统,传输性能达到功率代价小于2db@ber=10-10。 (4) 开发一种基于二纤双向环网的波长通道保护(bwlsr/2)的光子层自愈保护技术,系统的自愈恢复时间在50毫秒以内。 (5) 研制了10gbps和2.5gbps的"光-电-光"(o-e-o)光波长转换设备;利用半导体光放大器非线性效应实现了10gbps的全光波长转换。 (6) 在我国首次建成了传输速率为2.5gbps-10gbps的高速计算机互联研究试验网络,实现了高速路由器oc-192(10gbps)pos板与dwdm系统的连接,开通了传输速率达10gbps的高速路由器ip链路。 (7) 首次实现了我国学术网络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络的连接。自主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连网络交换中心dragontap,通过dragontap,分别以1gbps速率连接我国的学术网络cernet和cstnet,同时连接到国际下一代互连网络交换中心startap和亚太地区高速网apan交换中心tokyo-xp,完成了与国际下一代互联主干网abilene和vbns的互连,为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世界接轨建立了基础条件。 (8) 在国内首次完成了一批高水平的高速计算机互联网络服务实验。主要包括:ipv6试验网络,并与国际ipv6试验网连接;支持native multicast网络服务试验;开放式高速网络运行管理服务系统实验;多协议标记交换系统mpls流量控制工程试验。 (9) 为高速互联网络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实验环境。提出了基于多视图的高速互连网络安全体系结构,面向性能的高速互连网络网络行为理论框架以及基于ip数据流分类的qos控制方法,在网络安全、网络行为和服务质量控制等方面都获得了一批理论研究成果。 (10) 研制完成了实时交互远程多媒体教学和学术研讨系统。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ietf的mmusic会议框架的通用高速网络大规模多媒体实时交互系统结构框架,在国内首次实现同时支持50~100路多媒体流的大规模多媒体实时协同应用,并与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accessgrid系统通过cernet2实现了互通。 (11) 研制完成了用于远程教育的高速互联网络交互式vod点播试验系统,支持传送 mpeg1、mpeg2等高质量全动态的视频图象及话音和课件数据,通过多种信息终端实现流式媒体播放。 (12) 研制完成了高速互联网数字地球试验系统。采用分布式对象技术、虚拟现实vr和可视化技术,以gis为平台,建立了大型三维空间数据库仓库,开展三维空间数据浏览和各种空间数据交互查询与空间分析。 (13) 研制完成了高速互联网科学数据库应用系统。建立了一个集高速互联网络、科学数据库和高性能计算机为一体的应用支撑平台,建立分布式资源环境虚拟科研环境原型系统,开展国际核酸序列数据库在高速网络环境下的综合应用和基于天文数据库的太阳活动预报研究。
top
国外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nsfcnet的比较 美国早在9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下一代高速互联网络及其关键技术和典型应用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研究计划是ngi和cernet2,其基础设施是ngi的vbns和cernet2的abilene。网络规模覆盖全美,传输速率最高为2.5gbps,部分线路的传输速率为622mbps。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开展了下一代高速互联网络研究,包括加拿大的ca*3net、英国的janet2以及亚太地区的等。在高速网络基础设施之上,开展包括muticast、ipv6、qos、网络管理和网络测量等网络服务技术研究和工程性试验,并开展中间件技术研究和网络应用技术研究,典型应用包括digital video、access grid、tele-immersion、digital library,等等。 与国际同类研究相比,nsfcnet的研究内容涵盖了高速互连网络涉及的大部分研究领域,包括基础设施、网络服务与网络应用。在基础设施方面,除网络规模较小以外,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网络的体系结构设计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以nsfcnet为构架,可以迅速扩展为覆盖全国的高速学术性互联网络。nsfcnet实现了与cernet2的互连,为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世界接轨奠定了基础。 下表为nsfcnet与美国internet2部分研究成果的比较。